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 录入者: | 时间:2011-06-28 |来源: | 浏览:次 ]
一、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承认学生的认识程度、个性发展相近为前提的,它不是以学生知识程度个性发展相异性为前提的,这就容易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共性,忽略个性,甚至出现排斥个性的现象,这种情况是与二期课改的理念格格不入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民主的、有多种多样选择可能的和有探究、表现创造机会的学习环境,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举措之一。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尊重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特点,进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人——机对话教学、等的选择与组合,做到既有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又有讲座、参观、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既有语文学科基础型课程的学习,又有根据学生需要、教学需要专设的校内外语文实践基地活动的开放性教学,既有班级统一的语文学习内容,又有根据个性差异进行的分层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注意个性互补,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负责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且负责为学生营造特殊的气氛,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活动氛围中学习,促进其个性发展,促进其健康发展。
1.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因此,教师必须屏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置身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友爱、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过程,参与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过程。
2.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意见,做到允许学生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学生指出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用于承认并自觉改正,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方面的自由,实行分层教育。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不庇护优等生,不歧视后进生,不忽视残疾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3.实施因人施情,促进师生情感的和谐
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向师性特点,以情换情,投桃报李,借以传导情感。如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表扬,学会赏识,借助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句话语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不同的气质特点因人施情,做到情通理达,用和谐的师生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关注学生个别化学习需求,坚持以学定教
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学生,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具体说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定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知识程度,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体现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的个性化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带着原认知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又如,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构建全班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学习的动态教学系统,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的语言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动态组合中,给各种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演等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陶冶情操。也使学生在这种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探求、实践参与促进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语文学习现状,确保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把个性化教学落到实处。
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是在主体学生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教师必须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加强课外学习的指导,合理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有阶梯、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特长选择练习的方式和合作的伙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成为教师启发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及能力的活动过程。如为古诗配画、为学校规划未来、自己动手制作知识卡片等个性化家庭作业,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而且改变了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了教与学两方面的变化。又如手抄报作业中识文认字、名句欣赏、世界旅游、动物天地等内容,改变了死记硬背的作业状况,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把孩子带到了一个实践的娱乐园。孩子的真情实感,通过作业形式的改变,都融入到作业之中去,真正体会了学习的快乐,也让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体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而让人喜爱的活动。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学,努力使所有学生都学有所成,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使他们更具有个性,更具有创造性,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发展性。
上一篇:浅谈生物概念教学
下一篇: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