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任务】新海高级中学化学课程基地建设任务
[ 录入者: | 时间:2015-11-09 |来源: | 浏览:次 ]
通过课程基地的建设,能够突出化学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强调化学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凸显化学课程实施的互动性,明确化学课程建设的示范性。以期有特质地深化教学改革;有特长地促进学生成长;有特点地建设教师队伍;有特色地形成学校文化。不断丰富办学理念的内涵,让课程基地真正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领跑教育教学革命。
基地在现有名师工作室和督导室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从而将学校打造成为地市级的教研中心、竞赛活动中心、教学评比中心。
在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中,要做到五个“沟通”: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沟通,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沟通,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沟通,过程体验与领会感悟相沟通,专题探究与小组分享相沟通。化学资料专藏室和高中化学基地网站的建立将极大地方便相互间的交流、分享和沟通。
鉴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将进一步创建直观、形象的课程教学内容呈现载体,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建设体现自主学习的设施设备,开发实验仪器、演示设备、活动器材以及其他物质载体,以满足学生课外实验的延伸需求,满足参加化学竞赛学生的实验需求,满足对化学有特殊兴趣学生的实验需求。新建化学数字化教室,与现代化实验手段接轨;探究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竞赛配套实验室,开发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综合应用实验室,营造基于化学学科的基本氛围。
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及利用,构建教师团队发展的专业平台,形成以名师经营基地、以基地促进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以基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教学格局。
1.深化化学课程改革
通过扩展化学课程内容进行深化,通过丰富化学教学资源进行深化,通过强化自主探究实验进行深化,通过优化化学学习环境进行深化,通过促进教师发展进行深化。
2.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对于学生,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具有实验、实践、实习、研究及拓展学习效能。课程基地将夯实学生实验、实践的基础,将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扩大学生学习、研究的平台,形成以实验为主体,以实践、实习、研究为特色,以班级化、小组化、个性化项目教育为载体,以发展学生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素养为目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课程基地将教育资源和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提供条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通过六个内容模型建构的实施,促进学生热爱化学,热爱探究,热爱讨论,热爱交流,热爱评论,热爱动手,热爱实验,忘我地流连于化学的知识海洋中,惊讶于化学给世界带来的沧桑巨变,沉醉于化学世界的神奇和美妙。
3.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对于教师,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具有体现学科思想、学科思维、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提升化学科学素养的效能。基地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师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我们将以建设课程基地为契机,聘请专家团队来进一步提高我校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化学教师在化学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实现专业发展。
在化学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化学教师通过学习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实施方案,分析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承担《实施方案》中的一两项任务,确定选题,制定自己的课程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实施策略,加强课程管理,整理评价方法,彰显自己的课程实践效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形成学校学科特色
高中化学课程基地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共建共生,丰富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对于学校,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具有促进发展效能。基地建设将成为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心、课程设施资源中心、知识见识实践中心、探究问题研究中心、天赋特长体验中心、拔尖人才培养中心、生活技能教育中心。我们将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努力搭建学科文化平台,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学校高位发展,特色发展。
5.引领区域化学发展
化学课程基地建设具有示范辐射效能。我们将充分开发和利用化学基地资源并形成共享,力求面向全市开放并为全市相关兄弟学校提供服务,接受委托,促使基地教育一体化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在丰富基地教育成果的同时还将促进教育功能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拓展和延伸,使基地、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共同影响和继续教育,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互动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持续健康成长。
通过创建和使用化学课程基地,创新和完善学生学习方式,改进和创新教师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教师的共同成长,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我们化学组的许多教学实践已经先后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在课程基地建设中,通过高中化学课程基地的研究、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媒体宣传、学术会议介绍、沙龙讨论等形式,扩大影响,辐射周边地区,推进我市化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