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敏老师组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 录入者: | 时间:2015-09-15 |来源: | 浏览:次 ]
关于海州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项目学校: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参加班级:八年级(1)班
参加人数:24人
指导老师:陶敏
项目课题各步骤活动情况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不断增多。造成中小学生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除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法规、车辆机件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外,学校对交通安全教育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不全面,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也是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交通事故给学生、家庭乃至社会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惨痛的。
从我校的地理位置看,学校设在交通主干道——新建路的南面边上,校门紧靠路边。这样,放学时,接送的家长、车辆都堵在道路上。有的学生上学、回家要横穿几条马路,有的还要绕过转盘,学生的交通安全就成了突出的问题。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一问题呢?家庭、学校和相关部门又应如何行动起来呢?为此,我们通过一番思考讨论投票,决定以“海州城区学生交通安全问题”为题,对这方面进行调查与研究。
步骤一:我们的问题
问题一: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和家长不懂交通规则,缺乏交通安全意识;问题二:在上下学期间有大量的学生和家长不遵守交通规则;
问题三:许多司机在通过学校门前时不遵守交通规则,抢道行驶;
问题四:机动车占道停放现象严重,使行使道变狭窄;
问题五:我校地理环境特殊,西边有一个大转盘车流量大,易发生交通事故。
步骤二:现有的政策
政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构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该政策的优点:对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定性为犯罪,并且处罚严重;
该政策的缺点:对于重大交通安全行为没有做具体的解释,难以限定。
政策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章第五十六条规定:机车应当在规定的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
第五十九条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定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第九十三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给予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
该政策的优点:如何停放机动车有了明确的规定。同时相关规定比较全面;
该政策的缺点:缺少明确的管理部门及责任人,处罚条款流于形式。
政策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该政策的优点:明确了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该政策的缺点:具体实施困难,难以操作。
步骤三:我们的建议
1.交通部门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识;
2.向相关部门建议定事定期对司机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
3.学校多开设交通安全课。通过课堂、专栏和讲座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安全。同时,开展相关活动,例如小交警活动等。
4.上学、放学时要由学校保安或者交警指挥过马路。
5.家长过马路时首先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6.学校路段张贴有关交通安全的海报,让大家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
7.在学校附近100米内车辆限速,安装减速带,同时竖立醒目的标志牌。
8.交通部门在学校门口安装电子眼对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放的处以重罚。
步骤四:我们的行动:
行动一:我们要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
1.我们首先准备取得权力机关:连云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支持;
2.我们要取得交通局的支持。准备直面交通局领导,把我们收集整理的资料汇报给他们,诚恳的告诉他们现在措施的不足之处,并把我们的方案提交给他们,听他的意见,我们再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方案。
行动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
我们方案的实施是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的,我们打算采用4个步骤来宣传群众:
1.我们把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做成小册子,散发给学生及家长,向他们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加强广大群众对它的了解和认识;
2.我们准备把我们制作的展板拿到广场进行一次现场宣传,让群众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了解我们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行动三:我们想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
1.我们计划把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寄给连云港日报社和苍梧晚报社,希望利用媒体的优势,来宣传我们的调查成果;
2.制作主题网页,扩大影响力。
行动四:我们准备用实际行动来宣传交通安全
1.向全校发起倡议,征集签名;
2.利用节假日做义务交通指挥。
本项活动展示听证会:
经过两个月的调查研究,我们于9月12日在本校召开了听证会。我们邀请的听证员有:徐进利校长、王举宁老师、交警李队长、5位学生家长及10位学生。
听证会整个过程由四个展板的讲解为主题,四张展板的主题分别为”我们的问题”、“现有的政策”、“我们的建议”及“我们的行动”。每一展板分别有两位同学进行讲解。在活动的最后由听证员提问。分别提出的问题有:调查问卷的问题有哪些;对于难以理解的法律条款是怎么处理的;在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参加活动有什么收获等。
本项目活动的小结与反思:
在与学生合作、协调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与学生们一起成长,学生有很多收获,我们也得到了不少启示。公民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将眼光投入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中,从社会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学生需要了解社会、采访相关部门人员,记录、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汇总后进行分析、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每一个步骤都在锻炼、教会学生怎样深入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这一切,单靠书本是无法给予学生的。通过这次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很多:
一、增长了各种知识
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交通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了解保护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守法意识。
二、学会多渠道查询资料
学生为了完成课题,需要许许多多相关资料。为了得到资料,学生会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以前不曾用过的方法,而且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视野,是一次非常好的提高过程。
三、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与人交往的技巧
在活动中,学生避免不了与相关部门的领导、负责人、普通市民、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态度的人进行交流,而且这样的交流可能以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形式出现, 而且不可能都发生在学生非常熟悉的学校这样一个环境中,这样学生就得克服种种超常规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工作。
四、学会团结、分工协作
课题的完成是全班同学付出的结果。为了完成课题,全班分工协作,分成不同小组,完成不同任务。同学之间小组研讨时,同学不愿与同小组其余成员沟通交流,甚至挑剔对方诸多的不是的问题,其实就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但这类问题一般只要通过老师的疏通、教导,在下一环节进行分组时,问题就会明显减少,同学愿意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把自己任务完成好。而与他人合作进行工作本身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五、培养了做事认真,吃苦精神。
学生一天的学习任务很重,他们要挤出时间,搭进周末,争分夺秒的收集、整理资料,制作展板,准备发言稿,经常是中午不能休息,晚上忙到深夜,非常辛苦。但真正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的学生没有哪一个会放弃、抱怨。虽然很苦,但他们做每一件事都绝不马虎,认真对待。通过这类活动,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都会有所提高。
上一篇:走进情感天地
下一篇:互动共享:激发热情求升级